6月2日,记者从乐动平台·(中国)官方网站获悉:该校生命科学学院科研团队牵头联合国内外12家科研单位,综合动物行为学、生态学、地质学、比较基因组学等多学科手段,解析了亚洲叶猴复杂社会系统演化的过程、动力和遗传基础,在国际上首次系统性揭示了灵长类社会演化之谜。上述研究成果以《寒冷适应促进了亚洲叶猴社会系统的演化》为题在国际顶尖学术期刊《科学》(Science)以长文形式发表。
动物社会系统是动物间交流、合作、竞争和打斗等不同社会关系的组织、整合、表现。灵长类社会系统的演化机制研究是世界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。“以往对灵长类社会系统的演化机制研究一直停留在纯宏观水平,缺乏对分子机制的深入探究。由于缺少合适的研究模板及全基因组数据,其具体演化机制尤其是遗传基础一直没有大的突破。”科研团队负责人、乐动平台·(中国)官方网站生命科学学院教授齐晓光说。
在前期研究基础上,团队选择了亚洲叶猴作为研究对象。“亚洲叶猴属于旧大陆猴疣猴亚科,共七属55种,包含‘一夫多妻’的单家庭社会、‘多夫多妻’社会、重层社会和类重层社会四种不同的社会系统类型,从热带雨林到温带雪山地区均有分布,适合作为灵长类社会系统演化的研究模板。”齐晓光介绍。
科研团队与国内外高校、研究院所、动物园等多个团队合作,分析调查了亚洲叶猴2903个栖息地,对每个栖息地提取的19个环境变量的综合生态因子进行分析,构建了迄今为止最全的亚洲生态数据集。
同时,团队将研究目光拉长至800万年前,从生物化石所提示的历史分布和对古海平面、古地理、古气候等大数据的挖掘,一点点拼凑出亚洲叶猴祖先的扩散路径。团队发现,生活在寒冷环境中的物种倾向于形成较大的社群,且两次社会聚合分别发生在晚中新世冷期和更新世第四纪冰期,表明寒冷事件可能驱动了社群聚集。以此为依据,团队提出了亚洲叶猴“三幕式”的社会演化历史,该发现也是对团队早先提出的“亚洲起源-聚合”假说的系统阐明。
800 年来,一次次的寒冷事件是如何驱动亚洲叶猴完成社群聚集的?需要对代代相传的基因组数据进行分析来证实。团队开创性地建立了“行为-生态-基因组”这一全新的研究范式,完成了亚洲叶猴七个属代表物种的高质量全基因组测序,得到了全球首个染色体级别的非人灵长类基因组,从而构建精确的系统发育关系。
齐晓光介绍,通过比较基因组学的方法,结合系统发育分析检测的结果显示,历史上的寒冷事件促进了亚洲叶猴的能量代谢和神经-激素调节相关基因受到正选择,演化出了更加有效的脑、神经-激素调控网络。其中,在奇鼻猴类群中与催产素、多巴胺递质系统有关的基因改变格外引人注目,其类群的社会系统演化呈现两步式的逐步聚合模式,从祖先的“一夫多妻”到形成具有分离-聚合特征的类重层社会,再演化出“家庭”长期生活在一起的大型重层社会。
“在哺乳动物中,催产素和多巴胺具有强化母亲与幼儿之间的纽带的作用。寒冷效应引发它们的适应性变化,强化了母婴间的纽带,延长了寒冷地区奇鼻猴的亲本抚育。以秦岭金丝猴为例,他们所处的地方气候寒冷,食物匮乏,就会有更多的抱团取暖、互相理毛的行为,这也间接增加了个体的友好行为以及容忍度,从而促进了家庭群向重层社会的聚集。”齐晓光说。
《科学》杂志审稿人对团队研究工作表示了充分肯定:“研究人员通过多学科交叉的方法,完整回溯了亚洲叶猴的社会演化历史,并对其生态成因和遗传基础进行综合解析,这在灵长类和脊椎动物的研究中都是前所未有的,为社会演化领域开辟了一条新道路。”
“‘行为-生态-基因组’全新研究范式的建立,对理解包括人类在内的灵长类社会行为起源演化机制提供了新思路,也为动物行为学领域的发展开辟了新方向。下一步,我们将继续深化以亚洲叶猴为代表的灵长类社会系统演化机制研究,继而探索人类早期社会的起源与变迁。”齐晓光说。(记者 霍强)
原文链接:https://xzzsx.sxdaily.com.cn/app/template/displayTemplate/news/newsDetail/5564/10204296.html?isShare=true